
尚賢達獵頭公司2019先進表彰暨迎新晚會圓滿舉辦
機器人(Robot)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,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,問世四十多年來,已取得長足的進步。“機器人換人”大潮下,工業自動化正邁入黃金時代。
一、機器人領域邊界在擴大。
國際上通常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。
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、電子、控制、計算機、傳感器、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制造業重要的自動化裝備。自從1962年美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以來,機器人技術及其產品發展很快,已成為柔性制造系統(FMS)、自動化工廠(FA)、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(CIMS)的自動化工具。
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。又分為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和個人、家庭服務機器人。主要從事維護保養、修理、運輸、清洗、保安、救援、監護等工作。
自機器人誕生起,人類在不斷嘗試說明到底什么是機器人?隨著科技的發展,機器人所涵蓋的內容越來越豐富,定義也不斷充實和創新。
二、中國機器人市場龐大。
國際機器人聯合會(IFR)數據顯示,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突破40萬臺,增速約15%。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美國、德國占據了全球工業機器人74%的份額。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超15萬臺,占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的37%,已連續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。
IFR預測,2020年全球機器人銷量將達到52萬臺,我國銷量達到21萬臺,占比超過40%。按照機器人均價15萬元計算,市場規模將超300億元。
中國機器人市場受制于國情。
一是我國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步喪失。新一代年輕工人已不愿選擇高溫、噪聲大、污染重的工作崗位,每年春節過后、夏季、秋季都會出現階段性的用工荒。低端制造業只好向東南亞等國家轉移。迫使企業從降低成本的角度大力采用機器人。
二是以汽車、消費電子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,對于質量、精度、可靠性等要求提高,普通人力難以勝任,必須使用機器人完成。
雖然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銷量增長迅速,但從機器人密度來衡量仍處于較低水平。據IFR統計,我國2017年機器人密度僅為68臺/萬人,低于全球平均水平74,僅為韓國的11%,新加坡的14%,德國的22%,仍有很大空間。
三、機器人產業趨勢:
1、走進云端。自動化設備是工業數據產生的源頭,是工業互聯網的基礎。
2、中國制造。中國購買了2018年所售機器人的一半以上。但中國在國內生產的機器人很少。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,到2025年,全國70%的工業機器人都可以在中國制造。
3、消費者機器人探索。
對于機器人公司來說,消費者市場是一個棘手的難題,未來一年消費者機器人技術可能會取得一些重大進展。力求弄清楚機器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為人們做些什么。
4、安全挑戰。安全問題是機器人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。
四、國內機器人產業熱潮。
面對機器人龐大的市場,各省政府紛紛籌建和規劃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。截2018年底,全國共有65個機器人產業園在建或已建成。
全國各主要省(直轄市)大部分建有機器人產業園,而長三角、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區則成為了機器人產業園的集聚之地。尤以廣東省數量最多。許多省份更是有數個產業園落地,如江蘇省就有昆山、張家港、南京、常州及徐州5座城市規劃機器人產業園。連一些縣也開始著手布局機器人產業園的建設。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、重慶市璧山縣、安徽省肥東縣、河北省固安縣以及香河縣都在積極籌建機器人產業園。
《天下無賊》有個金句——“21世紀最缺的是什么?人才!”缺乏高技術人才是機器人行業普遍面臨的困境。
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,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。隨著“機器換人”日漸常態化,工業機器人應用專業人才也日益緊缺。數據顯示,長三角地區的工業機器人企業已達6000家,相應的,人才缺口達到了5萬人!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了各地和各機器人研發和制造企業的一塊心病。
尚賢達聚焦各類高端行業人才平臺,聚力為企業匹配領域杰出人才。
智能制造領域、機器人領域,是尚賢達多年特別關注以及成功實踐的行業之一。在多年的市場探索中,已具備機器人行業人才招聘經驗,也積累了大量機器人行業的人才數據庫,可以助機器人企業快速覓到心儀的人才。